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上海市目前的监管网络和监管主体基本完整,在医疗机构质量监管中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多头监管、各司其职的管理方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指标及体系医疗质量管理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对基础质量、门急诊等重点科室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医用设备质量等的管理[1]。由于目前本市医疗机构数量众多、诊疗水平存在差异,且医疗质量管理评价环节复杂、质量控制链众多,因此本市尚未形成统一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及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各医疗机构之间不同的质量管理标准造成了对临床医疗技术、设备管理、药品管理等的侧重点不同,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无法进行医院间的纵横向比较,影响了本市医疗质量的宏观管理。

1.2医疗质量管理意识有待提高虽然近年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线医务人员仍偏重于科研和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相对忽视法律法规对规范医疗执业的重要性;部分医疗机构还存在“生、冷、硬、顶”的服务态度,不讲究谈话技巧,也不能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从而容易在诊疗工作中出现医疗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影响医疗质量的管理[2]。

1.3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目前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均已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比如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知情同意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等。但是少数公立医院常因业务量大等原因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导致病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重复出现。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容易出现过度诊疗甚至违法行为等问题。比如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医务人员对知情同意制度贯彻不到位,出现手术或输血等知情同意书填写不完整;电子病案的普及导致部分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过于程序化,常有医师漏签名等情况。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务科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但由于工作繁琐、管理人数不配比等情况存在,从而对于临床各科室的检查次数和深度都不足,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以及指标也未能严格执行。

1.4卫生执法部门与医院对医疗质量的监管侧重点不同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内部质量管理系统,承担了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职责,其侧重点主要以反映终末质量的指标为主,比如: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死亡率、抢救失败率、诊断符合率等[3]。卫生执法部门则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依法监管,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其监管的重点则是医疗技术的准入与应用、临床用血的规范、处方规范化管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等[4]。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在行业内、外的监督方式中形成共识性的、可操作性的指标是目前的难点问题。

2探索与思考

2.1建立医疗行业内、外共同监管的格局

2.1.1充分发挥医院内部监管的主动性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均得到了扩展与深化。治疗效果、医疗费用、工作效率、服务态度以及患者和社会对医院的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已经成为了医疗机构临床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环境设施、费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5]。因此,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PDCA(戴明环)等新型的质量管理工具,对质量管理的中间环节开展动态检查和评估,做到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环环相扣;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质量管理的主观参与性,变被动接受检查为主动参与质量管理,由点及面,整体提高医疗质量。

2.1.2强化政府的监管责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监督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为事前,为医疗机构规范执业提供更多的教育与服务,建立教育、服务、处罚三位一体的新型监管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在日常的监管工作中,树立监管成本意识,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形成多部门监督合力,实现无缝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2.1.3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随着网络等媒体的不断普及,医疗质量已经日益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医院和政府职能部门不仅要重视信息公开,及时公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重大公共利益的工作和相关数据信息;更要建立并畅通群众、媒体等的监督通道,完善群众投诉举报制度,认真调查、核实群众举报、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依法做出处理,杜绝违法行为发生。

2.2建立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系统

2.2.1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体系制定科学的、符合国情的医疗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对医疗质量监管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国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大研究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相关指标。但由于我国地域间的医疗、经济水平差异,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应在整体框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适当结合地情特色加以改进以便能更好地反映出本地区的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及特点。医疗质量管理评价体系重在有效结合卫生行业内、外监管的重点,更新医疗服务理念,建立对医院管理和评价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医院评价制度、医院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树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

2.2.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疗质量管理不仅是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也是全体医务人员的任务。医院通过将业务骨干“送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措施提升临床技术整体水平的同时,更要强化全体职工的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培训。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积极的质量管理心态,不仅能更好的服务于医疗专业技术服务,还能更有效保障医疗安全,缓解医患关系。

2.2.3有效应用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系统医疗机构作为内部监管主体,可依据评价体系指标有计划地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开展自评与他评,促进规章制度落实、及时预防和纠正问题,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落实:一是丰富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管手段。通过增加对环节质量的监管频次,变事后为实时监管,促进了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改进问题,杜绝医疗安全隐患;二是强化医疗质量监管组织的职能。医院可充分发挥四级质控网络的作用:院级质控网络负责质量管理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综合评价全院医疗质量;行政职能科室负责日常医疗活动与医疗秩序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职责和规范的落实情况;各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定期开展科室质量自测自评,监督全科医护人员履行工作职责;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自我约束,互相监督,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则可以通过建立医院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政府、行业、社会、患者之间的监管联席会议、信息互通和共享监管结果,并可进一步加强监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将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社会媒体及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过程和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医疗质量信息在各监管主体之间的无障碍流通,确保不同主体间的监管规则、监管方式和监管程序等协调一致,尽可能减少医疗机构的负担。

3小结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测试设计重点偏离使用QC软件测试发现bug统计,如表1所示。根据表1工作量统计,25人/日为5个中级测试工程师一周的工作量,但是根据测试用例发现的bug数量仅占bug总量的44.18%,该比例显示测试用例的设计重点严重出现偏离。需要在测试用例设计的方向上进行调整。

1.2测试过程不可控QC软件测试计划中测试执行阶段为2013.3.8-2013.3.27,执行三轮测试;实际测试时间为2013.3.23-2013.4.20,执行测试三轮,计划完成时间严重偏离,表2为原计划与实际计划的对比。表2显示测试计划进行了较大调整,计划截止时间比原计划延迟23天。延迟原因经分析主要为开发提交测试时间延迟,开发提交版本问题较多,测试计划安排不合理,在两轮测试间为安排开发修改bug时间等。想要解决该问题,不仅需要对测试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对开发提交的测试版本质量进行管理。

2软件质量管理改进对策

2.1需求工程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不明确会带来需求的频繁变更,浪费了很多时间。针对此项问题,可对需求相关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其需求管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加强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的有机结合,不仅减少了需求的变更次数,还解决了工程师对需求不能理解到位的问题。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同样重要,只有两者互相配合才能做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2.2立项管理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高的价值,公司可通过立项管理流程进行立项管理,立项管理流程分为立项建议、立项评审和立项筹备三个阶段,其具体流程图3所示。

2.3测试流程管理针对测试流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对整体的测试流程做如下的改变:(1)测试部门可进行需求学习及需求讨论,对理解不清楚及有疑问的需求,由研发设计部门进行解答,研发设计部门不能解答的由其联系用户确认后作出解答;(2)需求确认后,针对系统功能和性能等指标,由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测用例的设计,设计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测试工程师根据需求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另一方面测试工程师可根据用户反馈问题进行分析汇总;(3)使用QC功能测试工具对应用软件兼容性、操作系统兼容性进行测试,以便于使用测试工具完成多种环境下的功能和兼容性测试;(4)进行自由测试以便于对系统测试用例进行补充,分析测试用例未覆盖问题的原因;(5)定期分析缺陷库中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测试用例的修改。

3结论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具有行政职能

公共行政主体具有行政职能。公共行政主体是严格执行政府的命令,行使政府所赋予的行政职能,对于公共行政服务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严格要求,提升公共行政的工作质量,实现对公共行政事业的综合性管理。对于一些公共设施、公共环境、公共文化等方面都要进行涉及,只要是有助于发展国家公共服务事业的方面都要有所涉及,充分行使职能,提高工作要求。

1.2具有多属性

公共行政主体具有多属性。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公共行政主体。公共行政主体不同会取决于地区选择的不同,当地的发展状况,当地的特色经济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公共行政主体。与企业的公共行政主体相比,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盈利性,企业的公共行政主体都是偏向企业发展的项目,旨在企业的盈利,其目的性比较强。而政府的公共行政主体则是比较多样,也会出现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公共行政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多属性。

2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

2.1保证公共政策质量

保证公共政策的质量是衡量公共行政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内容。政府在开展公共行政事务之前,应当重视对政策的确定和了解,不能够在不明确实际情况的情况下就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公共行政事业的政策决定是开展公共行政事业的重要条件,必须加以重视,应当慎重选择,保证公共政策的质量,促进公共行政事业的顺利开展。例如,某居民小区内缺少公共娱乐设施,附近的居民没有足够的设施参与户外活动,当地政府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立即在小区内兴建了大批公共娱乐设施。但是,后来小区居民反映,由于公共娱乐设施过多,造成了很多娱乐设施闲置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娱乐设施的建造占据了一定的面积,为拥有汽车的居民出行带来了困难。由此例可以了解到,政府在做决策时应当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合理的规划,推出有效的解决政策。

2.2提高行政决策质量

提高公共行政决策的质量是开展公共行政事业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内容。在出现公共事务时,公共行政人员应当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决策速度,保证行政决策的质量,保证公共事务的快速解决。行政决策是公共行政工作的开始和条件,对于公共事业的处理和服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事业中的行政决策能力主要取决于行政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行政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与态度会决定决策产生的速度,而公共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则会影响行政决策的质量,对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当出现公共行政事务时,如果公共行政人员对事务进行了及时的分析与处理,上报上级,并通过一定的商榷,得出相应的决策,做到对公共事务的快速解决。反之,则会影响公共行政的决策效率,对整个公共事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3增强公共执行能力

增强公共执行能力是政府公共行政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是公共服务事业的实践阶段。公共执行能力既能考验到政府的决策能力,也能考验到政府的实践能力,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公共执行能力是在政府了解公共事务之后,针对该项事务的解决策略以及实施方法,然后经过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有效实施,达到解决或改善的过程。在进行公共执行能力的同时,不仅仅停滞于对执行能力的重视,还要加强对执行质量的要求,达到执行该项事务的最终目的,实现对公共服务事务的安全解决。

2.4加强公共监督管理

加强公共监督管理是建设公共行政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政府机构,可以设立相关的公共行政事务质量监督部门对于公共行政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提升公共服务事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对公共行政事业工作的质量保证。同时,在公共事业部门可以采用互相监督的方式,对各个公共事业处理部分进行互相监督,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对公共事业的有效性管理和解决,促进我国公共服务类事业的蓬勃发展。

3结束语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2006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发[2006]114号)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从制度上明确了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测机构、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及方法、合格证的管理等,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具有从事监测和分析的工作能力及知识储备。

1.1选择正确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首先选择国家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其次选择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没有标准分析方法的监测项目,可采用《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推荐的方法。此外,还应考虑监测对象的浓度水平和分析方法的检出限。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的条件,或采用标准方法不能获得合格的测定数据时,必须对选用非标准的方法进行验证和对比试验,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核、批准。我国目前常见大气监测指标有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等。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常以有动力采样法-溶液吸收法采样,后以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特征波长时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得出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TSP、PM10通常使用滤料阻留法进行测定,按照某速度对大气抽取,将悬浮颗粒物TSP留于称重滤膜表面,对应用前后的TSP重量进行计算,并根据采样器流量与时间计算抽取空气体积,以得出TSP、PM10浓度。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常以定电位电解法进行监测,烟气中待测物质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在电极上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扩散电流的大小与待测物浓度成比例关系,得出待测物质浓度。

1.2采样前准备经检定(强检)或自行检定(非强检)的仪器需定期校验和维护,形成校验与维护记录。现场采样前对微压计、皮托管、烟气采样系统、吸收瓶进行气密性检查,对烟气测定仪、测氧仪、自动烟尘采样仪和含湿量测定装置的温度计、电子压差计、流量计进行定期校准。《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要求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2、NOx、CO)测定仪应在每次使用前校准。采用仪器量程20%~30%、50%~60%、80%~90%处浓度或与待测物相近浓度的标准气体校准。《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要求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2、NOx、CO)测定仪,应根据仪器使用频率,每3个月至半年校准一次。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应增加校准次数。用仪器量程中点值附近浓度的标准气校准。对排气温度测量仪表、斜管微压计、空盒大气压力计、真空压力表、转子流量计、干式累计流量计、采样管加热温度、分析天平、采样嘴、皮托管系数至少半年自行校正一次。检查空白滤筒有无裂纹、孔隙或破损,采样嘴是否变形或损坏,乳胶管有无老化等。

1.3样品的采集与运输贮存采样点的布设尽量均匀且具代表性,采样时段能较好地反映高、低及一般污染浓度水平;监测前用与待测物相近浓度的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准,尽可能减少流量误差对采样体积的影响;严格控制采样时间及采样时的温度;在对大气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定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明确采样人员、接送样品、分析人员在样品传递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有效确保样品的完整交接,并做好平行样品、空白样品的采集和记录工作。SO2甲醛吸收法采样温度需控制在23℃~29℃,四氯汞盐吸收法采样温度需控制在10℃~16℃,温度偏高或偏低,都将影响采样吸收效率。在样品采集、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如果样品不能当天分析,应在4℃~5℃下保存,但存放时间不得超过7d。

1.4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室质量控制可分成实验室内部与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样品监测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结果,经过特异质量控制图与其他方式分析应用,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在实验室过程质量的控制中,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实验室安静清洁,全部仪器要检测校验,高精度的仪器室,应对全部设备实施定期校验及维护,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监测人员来说,专业理论技术要掌握,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实施监测工作,保证监测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实验数据有效真实。要保证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就要重视数据处理质量的管理方法,可制定数据质量的管理责任制,并贯彻执行。数据处理质量涉及实验数据分析管理与报告审核程序的规范,当监测数据记录与删改时,应依照相关规定,经相关人员进行复核,并由负责人签字,一旦发现可疑数据,应组织人员查证分析,及时纠正。

2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依据是《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二次调查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办法等,根据城镇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成果,建立了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①数据检查。利用自主开发的MDIGS数字化系统对入库前的地籍、地形图、入库基础街坊图内业数据进行100%的检查,对检查到的线型、符号等地形要素、数据字段属性等错误自动或人工进行了及时改正,保证了入库基础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在数据库内,利用ARCGIS9.3拓扑检查工具、“城镇地籍建库管理软件以及“ACCESS2003”数据库工具,对所有录入的地籍调查表主、子表项、勘丈数据、街坊面积、街坊数据图等100%进行了严密地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了更正。②数据入库。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图形和属性数据转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③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对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基础数据源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交接检查、数据自检、数据库建设成果质量检查。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重要的过程数据和质量控制记录进行了保存,以保证数据质量的可追查性,确保数据安全。④统计数据输出。经检查合格后的入库数据,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二次调查的规定输出各种统计报表。

2上交产品质量

根据对样本图幅综合质量特性的检测结果,无锡市锡山区第二次土地调查1:500城镇土地调查(A标段)各项精度指标均需符合技术设计书和规范的要求,质量保证可靠。上交质量包括控制测量资料和城镇土地调查质量,其中控制测量资料包括一二级导线观测记录手簿、一二级导线平差计算成果、图根导线计算成果、一二级导线点点之记、埋石图根点点之记、一二级导线点成果表、图根点成果表、控制点展点图、仪器鉴定资料;城镇土地调查资料包括街道街坊分布图、城镇地籍调查表及相关资料、宗地界址点坐标及面积表、以街坊为单位的宗地面积汇总表、以街道为单位的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1:500分幅地籍图接合表、宗地图、新旧街坊对照表、新旧宗地号对照表。上交质量还应该包括数据建库资料(宗地图分幅地籍图光盘、城镇地籍数据库)、专项调查统计资料(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开发园区用地、房地产用地统计)、文档资料(无锡市1:500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

3总结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1改进措施:选择查检表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流程包括主题的选定、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和数据的展现等。具体要求利用查检表,对照标准流程进行自我检讨和自查自纠,还制定出标准化流程图及符号,对小组成果报告进行全面分析和汇总,并将精华部分简单概括,有层次对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护理人员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护士长提出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让护士长互相有交流平台,促进活动更好地开展。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制出控制图,将整改前、中、后的数据与基线值、上控制线、下控制线进行对比,直观显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护理部实行项目改进月报告会制度,以护理质量运营报告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反馈表的形式对项目管理进展进行汇报和信息交流,开展效果评价和成效分析。

1.2观察指标:观察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中的查检合格率,主要包括呼吸机管理、健康指导、日常行为等。

1.3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查检合格率对比采用χ2分析,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观察与检查,改进后护理人员的呼吸机管理、健康指导、日常行为查检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和谐社会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过有部分护理人员护理中观察病情不细心,交接班不认真或护理中不坚守岗位,是引起医疗差错事故的重要隐患。有的还存在接错患者、用错药、输错血、切口遗留异物等,引发严重预后。

在发现具体重点问题和重点人群中,加强护理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增强了护士长的质量意识,确保护理落实到位。查检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注重质控体系不断完善;层层落实、层层把关、时时监控、反馈及时;牢牢抓住质量管控重点,提高了效率;形成良性的质控管理循环机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其既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又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执行力;能增强护理工作的计划性,使护理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收集正确可用的数据,作出最有力的判读;避免个人主观判断,曲解数据的意义;掌握事实的真相,作出有效地决策。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当具有针对性的建立起一套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系统,并要求具有隧道施工资质的人员负责该项工程的管理工作。而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隧道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根据之前所指定的技术管理措施进行施工,并通过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对不同岗位的施工责任进行明确。另外,对于本工程的施工程序以及详细步骤来说,也需要企业能够建立起一套详尽的操作细则以及工艺流程,并在重点施工环节配备具有深厚经验、优秀技术的人员,以此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且能够在存在施工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对其发现与处理。

2施工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也是保障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

2.1原材料的购买在材料购买环节,需要施工单位能够以招标的方式开展材料购买活动,以此从中选择出质量好、信誉高、价格合理的厂家作为本工程的材料供应商。而当材料进场时,也需要现场人员能够做好材料的抽样检查,并要求其出具出场报告。经过出场报告检查、检查检验都合格之后,则可以批准材料进场使用,而如果经过检查存在问题,则拒绝材料进场,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场地。

2.2材料的运输与管理由于公路隧道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往往会需要堆放一部分材料。而在对材料进行堆放时,应当保证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材料能够分开堆放。以砂石为例,对于粒径大小不同的砂石来说,应当将其分别堆放,并在堆放之后通过隔离设施的架设对其进行隔离,避免出现不同颗粒砂石的混合情况。同时,如果施工环境的气候较为干燥,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专门的水泥库,并在水泥到货之后对其标号、日期以及品种等进行细致的标明,避免因为错用而造成质量隐患。

3施工环节质量控制

3.1施工测量在具体施工之前,相关地形、环境与地质测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此,就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开始之前能够对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气候以及地质情况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测量,并在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3.2挖掘方式开挖断面规整程度和断面尺寸及超欠挖控制是控制隧道开挖质量的两个方面。在隧道挖掘时,需要根据工程施工方案的的设计情况对断面挖掘的尺寸进行确定,并在相关数据的计算基础上预留足够的支撑沉落量以及变形量指标。同时,还需要能够根据施工区域围岩所具有的类型来选择适合的挖掘工艺与方式。通常情况下,预裂爆破以及钻爆法是隧道挖掘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类方式,其中,预裂爆破法较为适合地质较软的情况,而钻爆法则更加适合地质较为坚硬的情况。

3.3隧道支护在我们对隧道实施挖掘之后,需要及时地开展支护工作,以此在限制围岩出现变形情况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承受荷载。目前,锚喷支护是我国隧道施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护方式,其具有着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以及支护效果好等优点。

3.4防水控制在隧道施工中,防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如果隧道出现渗水情况,对于隧道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都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引流堵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隧道防水方式,非常适合应用于隧道裂缝滴水的情况。而对于隧道中渗水情况较为严重的部位来说,则可以通过注浆堵漏的方式进行。

4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①在隧道施工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先墙后拱的方式,并保证基底能够具有整洁、干净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避免基地由于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而使衬砌出现开裂现象,能够有效地提升初期支护质量。另外,混凝土收缩、干燥也是施工中的一项常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裂缝的出现。对此,我们则可以通过膨胀水泥以及膨胀剂的应用使原有的混凝土具有更为致密的特点,进而使结构所具有的抗渗性能够得到提升。②对于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超挖以及塌方现象来说,需要在施工中及时地进行回填,并通过水泥注浆的方式对围岩裂隙以及空洞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围岩完整性的基础上使其所具有的承受力能够得到增强。在中隔墙顶部三角区围岩破碎区,在开展衬砌工作之前可以先对洞身注水泥浆,以此有效地防止联拱隧道中隔墙可能出现的渗漏水现象。③在二次衬砌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整体式移动模板对拱圈位置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根据衬砌环境需求以及实际特点对模板所具有的尺寸进行科学的制定。在施工缝方面,则可以通过止水条设置以及钢筋插筋的方式改善施工缝位置的承受力。而在对施工缝进行凿毛以及清洗时,则应当保证所使用的水泥砂浆能够同之前的标号相同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5结束语

质量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质量是靠各参修专业人员而不是靠质保人员查出来的。指挥部通过质量组牵头,推动建立本专业的QC小组进行大修自主质量管理。

2.建立防异物的管理体系和系统

目前大亚湾基地已经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新的防异物控制体系,并在D217/L305开始实施部分措施。此建立防FME管理体系和系统的主要措施有:⑴根据现场系统及设备的重要程度划分I级、II级等区域,并制作不同颜色的标牌现场张贴给以现场人员提醒;⑵制作各种不同尺寸的标准图案颜色的防异物专用袋,用于现场的设备开口保护;⑶大修现场人流密集的区域张贴防FME的宣传海报;⑷设置现场防异物质量监督员,并在大修期间制定好具体的巡检计划,根据防异物Ⅰ、Ⅱ级区域现场检查反馈单进行大修作业现场的检查;⑸与信息技术中心配合,开发专门的FME管理系统,对发生的FME事件进行记录、分析、纠正、反馈等工作。以上措施的实施,将对大修现场的异物事件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从而减少异物事件。

3.加强备件的流程质量管理

就目前电站的备件管理政策,成本考核和备件管理的责任在电厂,CNOC方面已经没有专职的备件工程师,因此电厂在大修备件管理中承担重大的责任。备件管理应该从大修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大修中心工单准备提前(M-8),对大修备件使用进行分析,对后增加或删减的备件完善标准包(标准包备件完整);参与大修项目组的会议,给出备件的准确质量需求数据。还需根据各专业检修计划需求和大修指挥部的计划窗口,用好紧急采购或外基地支持的手段,及时跟踪备件的采购和到货情况。把设备改造替代设备问题列入技术组清单,定期推动,加快备件采购到货。大修执行阶段,各电站备件工程师参加大修定期会议,提供备件支持并收集备件方面的反馈。工程师的业务能力和管控能力提升,通过考核指标对大修备件采购合理性、准确性、到货率、领用率进行管理。

4.加强合作伙伴的管理

理顺各专业处承包商管理工程师的接口关系,确保本专业处与CMG在承包商管理方面的信息畅通、落实改进行动及其它承包商管理任务。将合作伙伴当做自己的战略伙伴,将DNMC的质量标准及质量文化灌输在各位合作伙伴员工中,实现双赢的局面。既通过合理的商业合同考核管理,也同时在合作伙伴的能力提升上给予大力支持,如给与技能、行为规范的培训等。对大修后机组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识别出与大修承包商执行质量有关的问题,向CMG汇总反馈,由CMG与COC沟通反馈,或纳入大修承包商质保期考核,或对相关承包商进行问题的反馈,以便推动承包商持续改进。

5.结束语